2017年1月
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郭万林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周军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关于水蒸发直接生电的研究论文。他们实验和理论结合首次发现水在碳纳米结构材料表面蒸发能够产生伏级的持续电压,能直接驱动商用电子器件。
2017年2月
立陶宛籍专家皮奥特尔•瓦西尔耶夫(Piotr Vaslijev)教授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专为外籍专家设立的2016年“江苏国际合作贡献奖”。
郭万林教授、高存法教授和邹鸿生教授入选Elsevier 2016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2017年3月
第三届无损检测冬季学校(The Thir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Winter School)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冬季学校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日本东北大学、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协办,南航航空宇航学院及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和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设立“美的-南航振动与噪声控制联合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王国彪教授考察重点实验室。
国家外国专家局科教文卫专家司巡视员刘懋洲一行考察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压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2017年4月
学校加快推进明故宫校区A8号楼的改造。
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郭志伟副司长考察指导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7年5月
张助华教授入选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立陶宛籍专家皮奥特尔•瓦西尔耶夫(Piotr Vaslijev)教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
王立峰教授、吴大伟教授、吴杰教授、吴奇博士、张助华教授、郭宇锋教授和钱征华教授入选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计划;芦小龙博士、季宏丽博士和邱雷博士入选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之星”计划。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王彬文所长一行考察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完成2016年度工作报告的编印。
2017年6月
20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专题研讨会(2017 NUAA-RMIT Joint Workshop)在学校举行。研讨会由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宇航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学院联合主办。研讨会主题为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力学及健康监测。
许希武教授和其指导的研究生徐焜的论文《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渐进损伤的非线性数值分析》获2007-2016年《力学学报》“影响力提升优秀贡献奖”论文。该论文为2007-2016年间最具影响力的10篇论文之一。
李华峰教授入选2017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聂宏教授主持申报的“起落架机构设计关键技术”通过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汇报。裘进浩教授主持申报的“航空航天结构压电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通过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汇报。
重点实验室完成国家科技部2016年年报的填报工作。
2017年7月
许希武教授参与的“新型战机新概念结构与快速试制技术”通过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答辩。
重点实验室接待了2017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营员,学生及带队老师共计320名。营员们来自安徽、湖南、河南、山西、内蒙古、云南、宁夏、河北、香港等16个省份和地区。
2017年8月
殷俊的博士学位论文《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及流电耦合效应研究》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力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郭万林教授。
在两年一度的中国力学大学上,南航与国防科大组织了物理力学分会场。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培训班部分学员参观重点实验室。
2017年9月
袁慎芳教授在第11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大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上,获“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年度人物奖”(SHM Person of the Year Award),为我国航空结构健康监测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工程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高等教育类),高存法教授为第一完成人。“需求引领,学科交叉,跨界整合—航空航天领域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类),聂宏教授为第一完成人。
重点实验室立项资助2017年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10项,资助总金额300万元。
2017年10月
第二期材料疲劳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南航召开,会议主题为复杂载荷下材料的疲劳行为。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主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承办。姚卫星教授为本次会议主席。
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和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广西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南宁召开。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时代、新征程-创新更快更广更远”主题节目中,赵淳生院士认为十九大报告为创新性研究明确了方向。
张助华教授和美国Rice大学Boris I. Yakobson教授等在国际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38.6)上发表了关于二维硼单层的长篇综述论文(封面论文)。
台国安教授、张助华教授和邱雷教授通过江苏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
2017年11月
郭万林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淳生院士、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赵淳生科技奖励基金”。
黄锐的博士学位论文《亚/跨音速飞机结构气动弹性控制及其实验研究》被评为2017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指导教师胡海岩院士。
江苏省副省长王江一行视察重点实验室。
范华林教授主持申报的“点阵复合材料装备结构轻量化理论”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答辩;曾捷副教授参与的“融合式光纤传感系统及其在重大装备安全监测中的应用”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答辩。
由厦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国无损检测协会共同举办,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和英国无损检测协会协办的“第九届航空航天无损检测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袁慎芳教授和厦门大学卿新林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
第五届装备振动与噪声控制青年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由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并联合主办,重点实验室、航空宇航学院承办,钱征华教授和季宏丽副教授担任论坛主席,熊克教授和裘进浩教授担任名誉主席。
第十七届亚太振动会议(Asian Pacific Vibration Conference, APVC2017)在南京举行,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举办,成利教授和裘进浩教授担任主席。
《中国科学报》“高校学人”栏目刊发赵淳生院士在超声电机领域开拓创新、不断创业的先进事迹报道,集中展现了赵淳生热爱祖国、瞄准前沿、转型创新、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感人事迹。
重点实验室与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签署协议,共同建立“流体科学和智能结构系统联合实验室”(Agreement on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n Fluid Science and Smart Structural Systems)。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裘进浩教授,日方主任高木敏行教授。
重点实验室完成对《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文件》的第二次系统修订。
2017年12月
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高存法教授。
《中国科学报》“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栏以“立足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需求”为题,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报道。
重点实验室完成2014年度和2015年度开放课题的验收工作。
学术委员会审定2018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6项,资助总金额78万元。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中日双边学术研讨会”(The 5th Joint-Symposium on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在南京召开,钱征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2015-2017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经费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经费35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