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实验室承办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共10个(全球性2个、双边性2个、全国性5个、江苏省1个);境内外学者来实验室讲学86人,讲学122次(境内学者41人,44次;境外学者45人,68次)
实验室研究人员出国出境参加学术活动42人(62人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专题报告(Keynote Speech)和邀请报告(Invited Talk)共17人(54次),其中国际会议14人(26次)。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承办2019年MTS航空航天用户大会
2019年MTS航空航天用户大会合影
2019年5月9-10日,由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MTS系统公司联合举办的2019年MTS航空航天用户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14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他们是来自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试飞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等航空航天单位的结构与强度专家,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钢研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以及来自高速铁路、风力发电、地面车辆等行业的专业人员等。
在5月9日的开幕式上,航空学院副院长招启军教授致欢迎词,姚卫星教授做主旨报告,介绍了团队多年来在航空材料与结构疲劳研究方面的成果;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代表分享了结构试验和材料疲劳试验的经验;MTS系统公司则介绍了近年来在航空航天结构强度与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混合仿真与虚拟实验技术、增材制造力学性能检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等内容。参会代表在专业方面的交流和研讨热烈。
5月10日,参会代表们参观了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重师生和MTS工程师共同演示了全新的试验技术,包括高吨位载荷试验机配合同步数据采集、交叉耦合补偿提高试验速度与精度、材料断裂力学的直流电位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过程中的应变测量、多轴试验应用的控制技术等。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实验室师生、MTS专业工程师和参会代表们一起探讨航空试验技术的前沿问题,对各自面对的测试难题也进行了深入交流。作为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实验室展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硬件条件和良好的实验室面貌,给参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会代表们对实验室在航空材料和结构测试方面的试验能力表示了赞赏。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联合承办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
2019年5月10-12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学院、江苏省力学学会承办的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杨绍普教授担任会议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处雷天刚处长、白坤朝副处长,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副处长,以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235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理事胡海岩教授致开幕词,指出当代力学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致力于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期盼;校长聂宏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暨协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主任、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会议为10位优秀论文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仪式。
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开幕式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创新国家建设中涌现出的非线性振动、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等基础和应用基础及工程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加拿大约克大学陕晋军教授、清华大学张一慧副教授、广州大学文桂林教授、天津大学柯燎亮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青云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李映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文明教授、上海大学李常品教授、我校刘先斌教授分别作了“高速动车组走行部关键部件服役性能演化研究”、“压电驱动高精度定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控制”、“力学引导的微尺度三维结构组装及相关动力学问题”、“平面镜成像光学本质:莫比乌斯带阵列偏振奇异性”、“功能梯度梁振动的几个基本问题”、“帕金森疾病的建模分析与调控策略”、“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自旋壳动力学研究”、“智能材料结构与微纳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分数阶动力学及其应用”、“基于大偏差理论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新进展”的大会报告。
会议正式代表1235位、收录论文摘要715篇;口头报告621个、海报展示113个;参评优秀论文110篇、遴选青年学者优秀论文10篇。本次会议代表人数创历届新高、首次设立优秀论文奖。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承办2019绿色科学研讨会
2019绿色科学研讨会合影
2019年9月5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日本高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及江苏科技大学与会的首届“绿色科学研讨会”在明故宫校区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重点实验室朱孔军教授召集举行,旨在探讨绿色能源材料的研究与未来应用。研讨会得到了日本高知大学Ayumu Onda、Fumito Fujishiro、Keiji Nakano,南京工业大学暴宁钟、王一峰、胡秀兰,江苏大学姚山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海军、陶杰,陕西科技大学曹丽云,常州大学陈智栋等多位教授的大力支持。32位代表与会,口头报告20个,报告内容主要涉及电能存储材料(如电解质、电极材料等)的合成制备、性能表征及应用前景等。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与会专家之间的友谊,为相关课题方向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有望促成该主题研讨会的持续举行,为储能材料的学术交流及高校间的科研合作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承办第19届电磁学和力学应用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ISEM 2019)
2019年9月15-18日,第19届电磁学和力学应用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ISEM 2019)在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由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熊克教授和裘进浩教授为会议主席。本次会议集中讨论电磁学和力学方向的具体工程应用,会议共收到350篇投稿摘要,最终录用305篇,其中国外论文107篇,国内论文198篇。来自14个国家的共2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其中境外代表110多名。
第19届电磁学和力学应用国际研讨会(ISEM 2019)合影
开幕式上,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教授、ISEM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Takagi教授分别致词,ISEM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裘进浩教授对会议投稿情况、日程安排、会场分布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季宏丽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Yasushi IDO教授、中国兰州大学的周又和教授和波兰西波莫瑞工业大学的Tomasz CHADY教授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分别介绍了多场耦合超导体变形对电磁行为的影响、磁性功能流体的热传导各向异性、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磁法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期三天的大会期间,与会代表们围绕大会主题在五个分会场对电磁学和力学应用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内容涵盖电磁功能材料与自适应系统,电磁智能流体,材料的电磁加工,动力学及控制,无损检测和高级信号处理,微机电系统,电磁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领域。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南航航空航天馆。大会评选出了6篇最佳海报,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闭幕式上,来自希腊的Christos Antonopoulos教授介绍了第20届ISEM大会的筹备情况,同时第21届ISEM大会主办方代表Soichiro Ikuno对会议相关情况进行了报告。ISEM大会主席Takagi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大会的报告质量和筹备情况,裘进浩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承办第11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The 11th China and Japan Symposium on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JFMA11)
2019年9月22-25日,由第11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委员会主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颗粒学会协办的“第11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The 11th China and Japan Symposium on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JFMA11)”在南京召开。
第11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CJFMA11)合影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孔军教授,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延峰教授为大会共同主席,南京理工大学汪尧进教授、日本富山县立大学Tomoaki Karaki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国荣研究员、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Jun Akedo教授为副主席。会议围绕铁电材料的基础问题和应用技术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共有来自中国和日本的270余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为期3天的会议共安排大会报告4个、邀请报告65个、一般口头报告66个、墙报展示58个,内容主要涉及铁电材料基础理论研究,铁电及压电材料的合成、制备与表征技术研究,铁电、压电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无铅压电材料及相关铁电新机制研究,有机压电、铁电材料及铁电储能复合材料研究及多铁材料及相关物性研究等多方面的研究及进展。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评选出10个“最佳海报奖”并颁发证书。
第一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其应用会议于2009年举办。至今,该学术会议已成为中日两国铁电材料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日两国在铁电材料及应用领域的技术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参会学者之间的友谊。
2019年10月11-13日,第八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于在南京召开,该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随机动力学专业组、西北工业大学和许昌学院承办。
第八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朱位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随机动力学专业组组长、西北工业大学徐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黄志龙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先斌教授担任副主任。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孙建桥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许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江俊教授和洪灵教授、同济大学陈建兵教授、广州大学文桂林教授、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佼瑞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随机动力学相关研究领域的20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10月12日,徐伟教授致开幕词,他总结了近年来随机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致力于随机动力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航空学院副院长钱征华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陈国平教授、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栋平教授和王立峰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针对随机动力学基础理论及实验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应用随机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揭示复杂随机动力学现象的内在机理,促进随机动力学与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生物、物理、通信等工程和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联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朱位秋教授、陈关荣教授、孙建桥教授、许勇教授、洪灵教授、天津大学吴志强教授、陈建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孙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迪雄教授、日本九州大学JSPS学者裴斌博士、北京理工大学靳艳飞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杨建华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朱金杰博士等分别作了题为“分数阶高斯噪声激励下非线性系统响应预测的近似方法”、“Multiple Equilibria and Attractors of 3D Non-Hyperbolic Chaotic Systems”、“Benefits of Random Noise in Data-Driven Global Analysis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Averaging principles and noise-induced dynamics in the presence of Non-Gaussian levy noise”、“Fuzzy Response and Escape Bifurc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Fuzzy Uncertainties”、“非线性、随机相互作用动力学现象研究——以含Hopf分岔的系统为例”、“基于物理驱动的概率密度群演化方程”、“How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ves with time in stochastic dynamical systems: Derivation of governing equations”、“非线性随机振动和可靠度分析的直接概率积分法”、“分数高斯噪声激励下的随机平均原理及相关研究”、“Noise-induced dynamics in multi-stable systems”、“基于随机共振的未知特征信息识别及工程应用”、“具有大时间尺度分离的快慢系统相敏感度计算及应用”等13个大会报告。此外会议展示所录用年轻学者研究成果墙报25篇。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承办第二届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CMAMS 2019)
第二届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会议(CMAMS 2019)合影
2019年10月19-22日,第二届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CMAMS 2019)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意大利航空学会共同主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承办,会议得到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力支持。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会议旨在为全世界从事材料与结构力学的学者、工程师和研究生提供成果分享、思想交流、自由探讨与深度合作的平台。
高存法教授、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Erasmo Carrera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J.N. Reddy院士担任本次会议共同主席。会议收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303份摘要投稿,录用278份。最终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86人,其中海外人员42人。
10月20日,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姜斌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J.N. Reddy院士、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Erasmo Carrera教授、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南航高存法教授分别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议学术委员会、意大利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和会议组织委员会致辞。
会议设有11个大会报告:考虑材料和结构尺度效应的非局部应力及应变梯度理论(J.N. Reddy院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力学引导的确定性三维组装(黄永刚院士,美国西北大学)、力学信息学和机器学习(张统一院士,上海大学)、纳智能材料与器件力学(郭万林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材料跨尺度力学(魏悦广院士,北京大学)、混合有限元的节点相关运动学与结构逼近理论(Erasmo Carrera教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航空复合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虚拟制造和虚拟测试(Bruno Castanié教授,法国图卢兹大学)、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热力学行为的多尺度模拟:分子动力学、粗粒分子动力学及有限元均质化(Maenghyo Cho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大型低频宽带隙超材料(林志华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离散非局部断裂损伤有限元法(Arun Srinivasa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基于动态应变的压电响应力显微技术(李江宇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会议另设有22个分会场,共计246个口头报告。
10月21日,会议特别颁发了2019年度(第二届)J.N. Reddy奖,分别授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Erasmo Carrera教授(意大利都灵科学院院士)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Chien Ming Wang教授(澳大利亚工程与技术学院院士以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以表彰他们在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J.N. Reddy奖由国际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会议委员会(ICMAMS Committee)于2018年设立,创始奖颁给了J. N. Reddy院士本人,而2018年度获奖人为西班牙里斯本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Carlos Alberto Mota Soares教授。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联合承办第二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
2019年10月25-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承办的第二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第二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合影
10月26日上午,第二届会议组委会主席高存法教授主持开幕式。熊克、曲绍兴、仲政、杜建科、吴恒安分别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力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指委、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第一届会议组委会致辞。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62所高校的近150名专家、一线教师出席会议。会议共安排15场报告,范钦珊教授做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材料力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恒安教授、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沛清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黄克服教授分别作了《本科力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浙江大学工程力学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力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新工科背景下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开平教授、四川大学王宠教授、上海大学郭战胜教授、常州大学谭邹卿老师分别作了《工程力学专业“钱伟长班”的实践与思考》、《工程力学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四川大学力学-软件跨学科交叉专业实验班建设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钱伟长力学实验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基于ADAMS在理论力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报告。
会议还安排《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实验室资源利用与共享》2个专题讨论并参观了基础力学教学实验室、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次会议为各高校力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优秀的交流合作平台,与会人员对力学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方案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积极推动了各高校力学学科之间的教学合作与相互借鉴。会议决定第三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将与2020年在浙江大学举行。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联合承办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大型工程与力学原理”学术创新论坛
2019年10月29-30日,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大型工程与力学原理”学术创新论坛在南航举行。论坛由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航研究生院承办。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大型工程与力学原理”学术创新论坛合影
论坛设有专家主题报告和三个分论坛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振环教授、河海大学的苟晓凡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的张合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吴文伟研究员、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的杨宇研究员做大会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则分为“力学与新能源、新材料”、“力学与水利、机械工程”和“力学与航空、航空工程”三个主题,由各高校的学者与研究生根据各分论坛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一种热情向上的学术讨论氛围。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联合承办第六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
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第六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科研院所等单位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第六届“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合影
开幕式由会议主席、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栋平教授主持,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伟教授、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教授、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冯绍红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胡更开教授分别致词。在开幕式上,胡海岩院士作了“漫谈胡海昌先生之问”的精彩报告,就如何基于弱势资源培养“一流人才”和产出“一流成果”等问题,结合自身治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
会议邀请了杰青、优青、全国优博作者、科研院所一线技术骨干等8位代表作大会报告,就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进行研讨,他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彭福军研究员的“空间薄膜结构技术”、北京大学裴永茂研究员的“振动镊子的设计与实验方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姚小虎教授的“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及多尺度协同增韧机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周萧明教授的“含动态机构力学超材料的设计、表征与反常波动调控”、苏州大学冯志华教授的“苏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简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郭大蕾副研究员的“深度神经网络及其在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初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刘博研究员的“固体战术导弹工程中的若干结构动力学问题”,以及南航黄锐副研究员的“先进飞行器气动弹性动力学与实验研究”等。
会议就高水平力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开展研讨,并就力学研究面临的瓶颈及技术挑战、高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对于扩大我校在国内的学术影响,特别是针对我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南航-MTS航空材料与结构力学创新试验中心成立
2019年5月10日,南航-MTS航空材料与结构力学创新试验中心成立。高存法教授和美国MTS公司中国区商务执行总裁唐起五先生共同为试验中心揭牌。创新试验中心的成立旨在拓展我校与MTS系统公司在试验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空材料与结构测试技术的发展。
南航-MTS航空材料与结构力学创新试验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实验室自适应结构团队获SMN2019比赛金奖
2019年9月23日,在第7届智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SMN2019)上,裘进浩教授指导的自适应结构团队在会议组织的智能结构大赛中获得比赛金奖(本次竞赛仅有两项金奖作品)。
本次获金奖的作品是裘进浩,季宏丽,张琛,陈兴提出的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三维自适应鼓包结构,在可变机翼鼓包、进气道结构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团队研制了条带状和圆形鼓包状的两种具有双向记忆效应形状记忆合金结构,通过精确调节温度,使结构变形停留在设计位置。结果表明所训练得到的自适应鼓包在长时间工作后无明显的性能衰退。
SMN2019于2019年9月20-23日在中国哈尔滨举行。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旨在总结与讨论世界范围内智能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与进展。熊克教授为本次大会共同主席。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聂宏校长带队访问立陶宛高校
2019年10月9-12日,聂宏校长带队访问立陶宛高校,围绕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等主题,与维尔纽斯皇家理工大学(Vilnius Gediminas Technical University)、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 University)、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Vytautas-Magnus University)、考纳斯技术大学(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深入交流,校长助理熊克、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卓、人事处处长孙建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英、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颖教授陪同出访。
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Piotr Vasiljev院士、立陶宛维尔纽斯皇家理工大学Dalius Mazeika教授和Sergejus Borodinas教授等与重点实验室有着10年的合作关系,并以我校教育部“高性能压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平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Vasiljev院士也因此获得201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考纳斯技术大学工学院院长Vytautas Ostasevicius院士将于2020年来我校进行为期1个月的工作访问。
访问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Vytautas-Magnus University)
访问考纳斯技术大学(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访问维尔纽斯皇家理工大学(Vilnius Gediminas Technical University)
访问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 University)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胡海岩院士当选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
2019年11月8-12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的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700位会员代表、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大会。
胡海岩院士当选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许希武教授、张方教授当选副理事长,聘任张方教授为秘书长。张方同志为中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党委副书记、陈国平同志任纪委委员。
学术交流重要事宜:境内外专家学者来访
2019年,实验室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共邀请接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乌克兰科学院、匈牙利科学院、立陶宛科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者120多人次。中外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学术座谈以及共同研究等活动,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促进了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扩大了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