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综合新闻

刘鹏程博士喜获中国颗粒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近日,2018年度中国颗粒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博士生刘鹏程的《层状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微-纳结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论文荣获中国颗粒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刘鹏程是2013级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孔军教授。论文中,刘鹏程博士从微观尺度的材料加工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钒氧化物电极材料从低维纳米结构到三维(3D)微-纳结可控制备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其各方面电化学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并为实现全体系钒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等方法首次揭示了V2O3和NaV2O5等钒氧化物的本征形核-结晶行为和潜在电化学应用,并利用ex-situ XRD 和ex-situ XPS 等技术首次揭示了V2O3和V3O7·H2O等钒氧化物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充-放电行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在朱孔军教授课题组期间,刘鹏程博士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dv. Energy Mater.(IF=21.87)、J. Mater. Chem. A(IF=9.9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IF=8.09)、Nanoscale(IF=7.23)等国际储能、纳米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JCR分区一区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相关工作被Adv. Energy Mater.、J. Mater. Chem. A等期刊多次以当期封面(Front Cover,2次;Back Cover,1次)的形式进行亮点报道,同时还被 “Advanced Science News”、“Materials Views”和“材料人”等国内外学术媒体以视频摘要(Video Abstract)和新闻稿等形式进行多次亮点宣传。此外,他还获得江苏省颗粒学创新奖特等奖1项(排名第2,2017年)、南航“创新奖”1项(排名第1,2016年)、“材料人”科技资讯写作大赛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17年)。

       中国颗粒学会成立于1986年,旨在传播颗粒学知识、促进中国颗粒学技术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如今,在国家教育部不再承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之后,国家各个学科的一级学会纷纷承担并开展了相应领域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中国颗粒学会为推动中国颗粒学领域的科技进步,鼓励创新研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于今年首次特设立“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优秀博士论文奖”不超过10篇,另有不超过5篇论文获提名奖。获奖论文选题为颗粒学科的前沿并在颗粒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或在关键技术、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具有重要的科学或工程应用价值。